南平市探索公共就业服务新模式
近日,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、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主办的《改革内参》,刊发《南平市探索公共工作服务新形式》一文,向全国推介南平市公共工作服务新形式改革经历做法,本报予以转载。
近年来,南平市以创建全国公共工作文明城市为关键,从企业侧和工作集体侧需求下手,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公共工作服务“三大渠道”,通过持续深化拓展渠道建设,强化供需对接,提高智能化水平,供给更精准的政务增值服务,做到人岗高效精准匹配,促进企业招聘和大众工作双赢。2023年,南平市工作满意度查询排名福建省榜首、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位于全省前列,城镇新增工作同比增加15.8%。
1. 聚焦“机制活”,立异建设零工商场渠道
为协助大龄、低学历、低技术劳作者工作,南平市统筹政府、国企、商场多方力气,制定零工商场建设方案和规范化指引,在福建省首先完成零工商场县域全覆盖。
一是“网格化”运营。构建15分钟工作服务圈,按照“政府主导、国企参与、商场运营、公益服务”的形式,实施“一致科学选址、一致功能布局、一致运营标准、一致管理制度”,在10个县(市、区)全面建设标准化规范化零工商场,设立478个“家门口”工作服务点,初步构建市县村庄(社区)四级联动的网格化“家门口”零工工作服务体系。
二是“数字化”招聘。供给24小时不打烊工作服务,开发“南平零工集市”线上小程序,设置“找工人”“找活干”和“我要方针”“我要培训”“我要维权”等模块,推出可视化“零工商场电子地图”“零工岗位电子地图”和视频面试功能,通过数据比对,完成零工招聘求职“一网通办”“一键匹配”。目前,每天登录小程序渠道人数近2500人,线上成功派单人数占总人数的95%以上。
三是“专业化”保证。强化零工工作权益保证,在全国首创“零工保”,立异采用项目制按日定额参保方式,为零工人员赠送人身意外伤害保险。树立零工商场劳作权益维护机制,引入劳作督查(仲裁)、工会、司法等维权力气60余名,以志愿服务形式展开劳作(服务)胶葛调停、法律宣传帮助等权益保证服务。立异“1+N”多元服务机制,做好零工人员社保代理等服务的一起,整合组织部、工会、团委、妇联等各方资源,推动零工商场与各类服务渠道共建共营。
2. 聚集“招用快”,构建企业用工快招共享服务途径
为破解企业遇到的阶段性、季节性急需用工难题,南平市推出“对接需求、人岗匹配、直播带岗、快招即招”的新模式,协助企业快招即招职工,稳步提高招聘的方便度和精准度。
一是“一对一”岗位发布。政府层面组建工作专班,实时经过“企呼我应”、南平人才网、零工商场等途径搜集掌握企业用工需求,第一时间与企业对接联络,细化了解企业用工岗位薪酬、食宿条件、生产环境等详细信息,梳理构成招聘公告,在南平人才网、零工商场线上小程序发布,现已有5.1万人(企业)注册,发布零工岗位信息14.92万个(次)。
二是“点对点”信息推送。经过数字赋能汇集南平人才网、零工商场和抖音快招的求职人员以及赋闲挂号人员、社保暂停缴费人员、离校未工作高校毕业生等人员信息,构成用工池,并实行动态更新、滚动管理,精准匹配用工需求,将符合条件的求职人员信息点对点推送给企业。目前已为73家企业点对点推送求职人员信息4000余条。
三是“面临面”快速招聘。充分发挥新媒体传达快、门槛低、效率高优势,定时经过抖音、微信等途径为企业供给专场直播或入企直播带岗服务,同时在南平人才网拓荒企业共享用工信息发布途径,拟定共享用工奖补方针,为企业共享用工供给服务,并适时邀请企业展开线下主题招聘活动,经过“线上+线下”相结合拓展招聘途径。今年以来,已为37家重点企业展开直播带岗活动84场,发布招聘小视频60条,挂号应聘2606人。
3. 聚集“引育准”,打造大学生工作全链条信息途径
面临高校毕业生数量剧增所带来的工作压力和应战,南平市下沉一线辅导服务,从大学生入学到毕业、实习到工作的成长周期,不间断供给市情推介、工作创业等全方位服务,为大学生择业注入新动能。
一是建好“一个库”。树立大学生信息数据库,定时归集大学生新生、离校未工作南平籍大学生、来南工作大学生等信息,并按学习地点推送给所在地才聚武夷联络处和引才志愿者(使者),常态化展开方针推介、岗位推送等对接服务。目前,已归集3.8万名大学生信息,其中2023级在读大学生1.4万人。
二是完善“一张网”。持续完善晋级南平人才网,拓展服务功用,加强机关单位、国有企业、民营企业等各类招聘信息和实习、见习岗位搜集发布,持续打造成全市岗位最齐全、服务最专业、功用最完善的大学生工作信息服务途径。自2023年优化以来,网站已有6350家企业注册,累计发布招聘岗位2.1万个,浏览量128万人次,协助1.29万人达到工作意向。
三是办好“一个站”。兴办大学生工作创业服务站,实现10个县(市、区)全覆盖,常态化展开方针宣扬、社会实践、人文沟通、职业规划、岗位推送、技术培训、创业辅导、工作帮扶等服务,做到“入学有信息、在读有联络、回乡有联络、实习有岗位、工作有着落”。服务站成立以来,安排32场“学子游家园”“乡音·乡情音乐会”“方针宣讲会”“创业分享会”等寒假社会实践活动,近1500名大学生参与,进一步增进大学生爱家园、返家园、建家园的情感情怀。
莆田鞋网app